振聵、警醒」的鐘聲


           以銅製成的樂器。鳴鐘可以振聵、擂鼓可以昇舞,

                                    所以道教常以鐘聲警醒世人。

               許多宮廟正殿中仍置有鐘及鼓,若有善信請神謁祖或返駕時,
                                 以敲鐘擊鼓作為迎接或歡送之意。

            聞寺院鐘鼓念佛聲,生起羡慕,淚水不由自主直流,欲制止悲心,
                                   反加涕泣,是不是業障彌深呢?
 
          聽聞佛教寺院的鐘鼓聲或念佛聲,令聽聞者感受到佛菩薩的悲心願力, 
                    心中的情緒在不知不覺中得以釋放,進而會感動落淚。

                                 一方面表示我們心中有很深的善根;
                         一方面則是因為心中本具的菩提心、清淨心的流露,
                               所以當身心靜謐下來,情緒便會自然湧現。 


 


      是金屬材質擊奏的體鳴樂器。
       它在中國的歷史悠久,文獻中寫作「鍾」或「鐘」,
       古籍廣泛使用的「鐘」字其實有兩種廣狹不同的涵義,
       六朝釋智匠《古今樂錄》有精要的說明:
       凡金為樂器者六,皆鐘之類也:曰鐘、曰鎛、曰錞、曰鐲、曰鐃、曰鐸。
 
       可見廣義的鐘指稱的是以青銅鑄造的各類罐體擊奏樂器,狹義的鐘則是上引
       《古今樂錄》所列的第一項,即是我們所熟知的甬鐘、鈕鐘的鐘。
 
       提及現存已知最早的鐘,一般認為是陜西長安縣客省莊出土,屬於龍山文化的陶鐘。
       這只陶鐘呈長方形,中空,上有實心的直柄。

       它的演奏法可能有兩種,其一是手持鐘把,另一手持棒敲擊鐘體,
       另一法則是以繩子穿過鐘把與鐘體連接處兩側的圓孔,懸掛起來以棒擊奏,
       這已經開啟了後世樂鐘懸吊擊奏的先河。學者認為此器「還不是純粹的樂器,
       還伴有明顯的實用性質」,及至青銅製作的鐘問世之後,鐘才真正具備了明顯的音樂功能,
       而編鐘的出現更奠定了鐘在中國先秦音樂文化、甚至中國音樂文化裡獨樹一幟,
       難以匹敵的特殊地位。
 
       與中國其他樂器相較之下,鐘在先秦樂器考古發掘上收穫最為豐碩,
       其中理由,除了因為先秦是鐘的輝煌時代之外,鐘的材質不易腐朽,
       也使得鐘的長久保存更為可能。

       因此,在考古資料中有較多鐘的資料可以參閱,學者研究也最有成績。
       迄今為止,考古發現最早的一組編甬鐘,應是西周早期陜西寶雞竹園溝西周魚伯各墓。

       最早的編鈕鐘,過去是河南陝縣上村嶺虢國太子墓出土的編鈕鐘獲此殊榮,
       年代約西周末期或春秋之初,但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虢國墓地虢仲墓又發掘出編鈕鐘,
       年代在更早的周宣王時期。

       曾侯乙墓編鐘1978年出土,以六十四口編鐘加一口鎛鐘的宏偉編制震撼了世人,
       改寫了中國音樂發展史和中國樂律學史,見證了先秦燦爛輝煌的音樂文化。
       它上下橫跨五個八度,中心音域部分的三個八度內十二律半音齊全,
       全部音域呈現了五聲、六聲、七聲的音階結構,具備了充分旋宮轉調的能力。
 
       在先秦樂器之中,鐘是表現青銅工藝發展極致的明證。
       比起其他先秦樂器,鐘是相當「人為」的樂器,必須從礦石中冶煉出金屬,
       經過一定比例的混合與調配,才能鑄造而成,不像琴瑟直接取自於木,
       或像磬直接取自於石塊,或像鼓取自於樹與動物皮革,或像壎取自於泥土。

       鐘的鑄造,本質雖同樣源自自然,但是經過的人為手續更為繁複,
       展現了人類工藝與智慧的進步。關於先秦鑄鐘的智慧,記載在古籍
       《周禮.冬官.考工記.鳧氏》:

          鳧氏為鍾:兩欒謂之銑,銑間謂之于,于上謂之鼓,鼓上謂之鉦,
          鉦上謂之舞,舞上謂之甬,甬上謂之衡,鍾縣謂之旋,旋蟲謂之幹,
          鍾帶謂之篆,篆間謂之枚,枚謂之景,于上之攠謂之隧。
 
        先秦以後鐘體由扁圓變為正圓,一鐘雙音的功能也不復見。
        宋沈括《夢溪筆談.補筆談》有曰:古樂鐘皆扁,如盒瓦。
        蓋鐘圓則聲長,扁則聲短,後人不知此意,悉為圓鐘,
        急叩之多晃晃爾,清濁不可復辨。
 
        南宋沈括並不了解所謂「一鐘雙音」的功能,但他已注意到扁圓形的鐘
        敲擊後的延續音較短,因為扁圓的造型顯然可以防止音波相互干擾,
        正圓形鐘體的延續音較長,因此「晃晃爾清濁不可復辨」。
        先秦如此特殊的工藝科技雖然後世並未流傳,但由此也可知先秦科技及
        工藝成就斐然,令人歎異。
 
        由陶鐘到青銅鐘,被視作是鐘在「音色上的一大飛躍」。
        比起前所述的磬,鐘的音域可以更廣,聲音較為洪渾厚實,《荀子.樂論》說:
        鼓大麗,鐘統實,磬廉制,鼓似天,鐘似地,磬似水。
 
        鐘聲豐滿渾厚,像大地。鐘聲的厚實,像大地一樣穩當而豐盛。
        在此標舉了鐘聲似大地一般,不但意指鐘聲的豐滿厚實,如同大地之遼闊無垠,
        有著廣闊的聲響、豐富的迴聲,裊裊的餘音;更顯示了鐘作為音樂織體的重要部分,
        所謂「天無不覆,地無不載」,鐘聲如同大地一般,把所有其他樂器之聲全部都
        承載捲包於其中,形成了音樂的主要基底。
 
        先秦時代所期許鐘的音色特質,還可以在《周禮.冬官.考工記.梓人》可
        以見到:
                厚脣弇口,出目短耳,大胸燿後,大體短脰,若是者謂之臝屬。

        張娟《中國先秦時期音樂科技研究》對於此一問題有所討論:
            「鐘的振動類似板振動,圓形板面振動的連續性比其他任何形狀的振動連續性都要強,
                加上圓鐘受擊以後裡面的空氣渦流發生迂回作用,因而在鐘口形成的空氣的壓縮
                和延續的時間較長,這樣,一方面聽到的聲音較長,另一方面,在快速旋律中,
                聲波就相互疊加和干擾,不成音律。

                而古代樂鐘的合瓦形結構使之能同時存在兩個互為抑制的振動模式。
                從演奏效果看,避免了音波相互干擾的問題。」而不能走,其聲大而宏。
                有力而不能走,則於任重宜;大聲而宏,則於鍾宜。
                若是者以為鍾虛,是故擊其所懸,而由其虛鳴。」
 
        先秦對於懸鐘的架子─所謂「鐘虛」的製造也有一定的象徵和期許。
        《考工記》記載那種厚脣闊嘴、凸目小耳,前胸寬壯、下腹斜瘦,軀幹粗壯,
        脖子肥短的,是被稱作「臝屬」的虎豹之獸。
        這類野獸力氣大而無法疾走,聲音巨大宏亮,適於負載重物,所以用它來裝飾鐘架,
        當我們敲鐘時,鐘架上雕飾的猛獸彷彿也在一起共鳴呢!

        由鐘虛的製造,我們可以知道,先秦對於鐘聲的審美要求,是「聲大而宏」,
        要音量大而且宏亮。類似的說法也見於漢代劉熙的《釋名.釋樂器》:
            鐘,空也。內空,受氣多,故聲大也。
 
        「鐘,空也」並非音色的形容,而指它的形狀「內空」,此處主要還在說鐘的「聲大」。
        如同《考工記》指定要裝飾在鐘虛上的「臝屬」,這些虎豹之類能發出充盈飽滿,
        矯健而充滿力量的巨大聲音,這是先民所追求的鐘聲,藉著虎豹的圖騰刻畫在
        懸掛鐘的架子上,使得臝屬動物的力量與象徵灌入樂器之中。
 
        既然鐘聲是屬於雄渾巨大一路,投射到為人處世上是否有任何的象徵義呢?
        的確有的,《禮記.樂記.魏文侯篇》曰:

         「鍾聲鏗,鏗以立號,號以立橫,橫以立武,君子聽鍾聲,則思武臣。」

        鐘聲響亮地鏗鏗響著,表現出號令,充滿了武事的氣勢,所以君子聽鐘聲便思念起武將。
        鐘聲既然令人想起武將,表示鐘聲的本質,擁有雄壯威武的特性,
        也符合上述「贏屬」動物,也屬於威猛的動物。

        先民期許中的鐘聲,充滿力量,擁有旺盛和進取的生命力。

       
                        上文為 國立臺灣大學 沈 冬 先生所撰 【先秦之聲】之節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大方廣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