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 識 悟 入 法 門

          
一、身識圓通法門經文

       《楞嚴經》曰:
 
                       優波離,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
                      我親隨佛,逾城出家,親觀如來,六年勤苦,親見如來,降伏諸魔,
                      制諸外道,解脫世間,貪欲諸漏。

                      承佛教戒,如是乃至三千威儀,八萬微細,性業遮業,悉皆清淨,
                      身心寂滅,成阿羅漢。

                      我是如來眾中綱紀,親印我心,持戒修身,眾推為上。
                      佛問圓通,我以持身,身得自在,次第持心,心得通達,
                      然後身心引起通利,斯為第一。」

二、經文大意

    1. 述說往昔因緣

       優波離(意即嚴持淨戒)某世時生剃髮世家,早年父即亡逝,其母將他托負母舅,
       囑咐教其父業---剃髮。

       其母舅本來為國王治理髮鬚,因國王寵愛,故賜其大象,且許其自由出入王宮,
       因此而生驕慢心。時有一辟支佛前往其母舅處,請他為此辟支佛理髮。
       然而此理髮師百般刁難,若此辟支佛早上來,就叫此辟支佛至下午再來理髮;
       但下午辟支佛再前來時,卻又不予理髮,又叫他明早再來。如是,往復無數次,
       總之,因其母舅驕慢故不為辟支佛理髮。

       此辟支佛有次向優波離述說此事,優波離即為此仙人理髮。
       理髮後,此辟支佛囑咐優波離說,保留其髮絲容後有用處。
       此辟支佛更在空中飛騰踴躍,然後乘空而去。

       此時優波離見此辟支佛神足通智力,隨即發願,願未來世再值此辟支佛,或能遇更勝者,
       更願了知一切佛法,生生不墮惡道,且若生人世間願恆作剃髮師,供養諸聖者。
       當時國王與諸臣眾,亦見此辟支佛在騰空飛躍,心生歡喜。王問此仙人髮鬚是誰所剃。
       此時,國王之理髮師(優波離母舅)謊稱是他所理,優波離挺身而出,且出示仙人髮絲,
       稱是我為仙人理髮。

       國王知事實後大為生氣,即將此理髮師趕出城,並收回賜與的大象,
       同時並委任優波離為其理髮師。
       再後世時,優波離更值迦葉佛出世弘化,優波離亦出生理髮之家,當理髮師乃其願力故。
       當世優波離隨其父為諸比丘理髮,常出入修行者場所,雖有所聞佛法,卻不能知其意。
       有比丘告訴他說,這是比丘秘密之事,若不受具足戒,悉不得聽。

       後優波離真出家後並受具足戒,然依諸比丘誦持戒律,依法而行,但還是不得證出世間之智。
       優波離臨命終時,觀知迦葉佛授記護明菩薩,將來人壽百年時,將成佛道,號釋迦牟尼。

       優波離乃發願來世值釋迦佛時,能隨出家,並發願在那時,所持的戒律,當為第一。

   2. 追隨佛出家概況

      優波離譯云近執、近取,意即嚴持淨戒。
      優波離即從其座位中起,五體投地頂禮佛足,而白佛說:

         我為童子時,即常在宮中服侍王室,當理髮師,當然亦為悉達多太子理髮。
         待悉達多太子出家,我亦親自隨佛出城而去。我雖未出家,但親自觀看如來,
         六年間辛苦勤快修行之情形,亦親自看到如來成道前,降伏諸魔及制諸外道情形,
         並親自看到世尊證得解脫世間一切貪欲與煩惱等事。
         待世尊成道後,長者優陀夷說服淨飯王,不要再氣世尊私自出家事,並欲前往探視世尊。
         在淨飯王來探視世尊前,優波離母親先帶領優波離去看世尊,並為世尊理髮。

         在優波離為世尊理髮中,其母四問世尊言:優波離理髮時如何?
         世尊四答不同語,一為身太低,二為身太仰,三為入息稍復太多,四為出息稍復太多。

         其母乃分別告訴優波離童子,身不要太低,時優波離即證得【初禪】;
         當其母告訴優波離童子,身不要太仰,時優波離即證得【二禪】;
         當其母告訴優波離童子,出息不要太多以致亂心,時優波離即證得【三禪】;
         當其母告訴優波離童子,入息不要太多以致亂心,時優波離即證得【四禪】。

         當入四禪時,世尊馬上叫人拿下他手中之剃刀,以免傷到人。
         後淨飯王探視世尊後,發現世尊周圍徒弟均是外道婆羅門種歸順者,
         無一釋迦種姓比丘,非常不以為然。即回國中徵召五百釋迦族比丘,
         這些被徵召人乃將值錢的金銀珠寶,託付出身低賤的首陀羅種姓優波離,
         但優波離卻拋棄此珠寶,在此五百人成比丘前,先到世尊處求出家,以平等心故,
         世尊接收優波離出家,此乃優波離前世之願力故。

     3. 佛示身戒修行

         待我出家後,承佛教導我各種戒律,初如二百五十條比丘戒,次如大乘菩薩戒,
        再如行、住、坐、臥四威儀中,各開顯二百五十威儀,成一千種威儀。
        再以一千威儀對上三聚淨戒(自性戒、受善法戒、饒益有情戒),成三千威儀。
        又以三千威儀配對七支(身三口四合七,身三者殺、盜、淫,口四者妄、綺、惡口、兩舌),
        則成二萬一千種威儀。另貪、瞋、癡等三,復配成六萬三千種威儀,故七支配三毒等,
        總合成八萬四千微細威儀。

        另外,世尊又教我如何不違犯性戒(主戒),性戒者體性即惡,犯則成業,
        如殺、盜、淫、妄等,是為性業。

        又教我如何不違犯遮戒(客戒),遮戒者體性本非惡,但能引令作惡,故應遮止,
        如飲酒亂性、食葷生欲、墾土傷生等,是為遮業。

        如此,我依教而修,致性業、遮業,悉皆清淨不犯。身與心皆能得寂然無依,
        泯滅不住,而終成阿羅漢果。

     4. 如來印我眾中綱紀

         在如來所有徒眾中,我因守戒律嚴峻不苟,在大眾中慢慢形成以我的行為做為準則,
         以我為中心,上下成為綱,縱橫成為紀,以我之行為維繫著僧團之紀律。

         因此,如來親自印證我心,以持戒修身,修身而得心淨,在大眾中我當首推第一。

     5. 結酬所問

         世尊現問藉用根、塵、識、大等四,以何法修入圓通,如我本修因緣,
         乃因身識了知一切律儀而悟入。

         今佛問我圓通修證方法,就我所修證者,乃因以戒律,獲得三千威儀,八萬微細,
          無不清淨,因執此身戒律威儀,身識不起,於觸知一切塵境時,得身自在,
         無違順是非等相。

         再由外在自在而修入內心,使內心對我所守之戒律,能達守戒而不住戒之境界,
         亦即不因守戒而造成身心之痛苦。如此,心得通達無礙,進而悟入身心互相融通,
         無有罣礙,終致獲得身心一如,心物合一,一切法無不通達發利,銷滅諸結使,
         諸漏得能清淨。此是身識本修因緣,對我而言,最為殊勝第一。

三、修習方法


    1. 認識以戒為師

        初機學佛行者,身、口、意三業不清淨故,常有違犯禁戒。
        世尊示滅前,阿難問世尊,佛滅度後,吾等人無所依附,當以誰為師?
        佛告阿難言:當以戒為師。師者叮嚀提醒我等不得犯錯,造一切惡業者。
        戒者音譯尸羅,意指行為、習慣、性格、道德等趨入善行者,
        特指出家及在家信徒制定之戒規,有防非止惡之功用。
        戒為實踐佛道之基礎,故與定、慧共稱【三學】。

    2. 認識各種戒律

       三皈依戒 ─ 皈依佛、法、僧等三寶。
               皈依佛,兩足(福德)尊。皈依法,離欲尊。皈依僧,眾中尊。

       五戒 ─ 不殺、不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
       八關齋戒 ─ 
               一日中守不殺、不盜、不淫、不妄語、不飲酒、不臥高床、
               不塗香粧飾、不非時食戒,此齋戒以非時食戒為中心。

       優婆塞菩薩戒 ─ 六重廿八輕戒
              六重者:遠離殺、盜、妄語、邪淫、說四眾過、酤酒;

              廿八輕戒者:不供養父母師長、耽樂飲酒、不瞻病苦、見乞不與、見四眾尊長不承禮拜、
                                     見四眾毀戒心生憍慢、不持六齋戒、不往聽法、受僧用物、飲蟲水、
                                    險難獨行、獨宿尼寺、為財打人、殘食施四眾、蓄貓貍、蓄養畜獸不淨施、
                                    不蓄三衣缽杖、作田不求淨水路種處、市易販賣斗秤不平、非時非處行欲、
                                    商賈不輸官稅、犯國制、得新食不先供三寶、僧不聽說法輒自作、在五眾前行、
                                    僧食不公分、養蠶、行路見病捨去等。

       沙彌、沙彌尼十戒 ─ 未滿廿歲出家眾應守十戒:
              謂沙彌、沙彌尼戒,即不殺、不盜、不淫、不妄語、不飲酒、不塗飾香鬘、
              不歌舞觀聽、不坐臥高床、不非時食、不蓄金銀寶。

       六法戒 ─ 沙彌、沙彌尼受具足戒前兩年間所守之戒:        
              即染心相觸戒、盜人四錢戒、斷畜生命戒、小妄語戒、非時食戒、飲酒戒。

       具足戒 ─ 乃比丘、比丘尼所受守之戒:

              比丘戒共二百五十戒,比丘尼戒共三八四戒,概舉謂五百戒。

    3. 從他受戒

       戒師授予戒法,稱為授戒;行者接受戒法,稱為受戒;受戒後持守戒法,稱為持戒。

       初機在家行者,應乞受三皈五戒,受一分或受全五分,隨其本願。
       若行者德行趨於高超,道業精進,應乞受優婆塞菩薩戒。
       受戒應從他受戒,授戒之際,以戒和尚或傳戒師為戒師,依佛教儀軌受戒,始能得清淨戒體。

       戒體有二:

           凡身、語經過受戒之儀式行為者,稱表業。
           初受戒時,稱為作戒或教戒。
           作戒並無永續性,一旦由受戒者之身上發得戒體時,此戒體則恆常相續,
           能保持戒之作用,此稱為無作戒或無表業。

           行者若得戒體,始稱為得戒,若捨離戒體,稱為捨戒或失戒,
           失戒後宜再乞戒,稱為複受戒。

    4. 受戒執身修行

        初機行者受戒後,以戒來規範自己的行為,時時或處處會活得很辛苦,
        奈行者粗心粗習甚多,貪、瞋、癡、慢、疑等惡心堅強,隨時有違犯之時。

        若行者不配合以靜坐、念佛、拜懺等功課,來淡薄自己的習氣,
        硬要以戒律來框正自己之行為,當然是事倍功半。

        當行者已對戒規不再存有束縛行為之際,顯示行者心已柔和幾許,
        此時行者宜轉入守大乘菩薩心戒之次第。

    5. 行者執心修行

       執身戒修行後,行者粗心粗習已淡薄微細,且有能力觀自己心起心滅之境界,
       此時行者可行觀心法門。

       觀心法門者即行、住、坐、臥中,起心動念均宜觀之、照之,
       若起一害心、貪心、邪心,一不光明念頭、違背戒律之種種念頭,即應呵責它,壓制它。

       如此,似執杖牧牛,天天用功,久而久之,心即能得清淨。
       行者達既無所持之戒,亦無能持之心,即是守戒最高境界,八萬四千威儀具足。

       行者心清淨後,面對諸境界,事事都能自在,無有煩惱心。
       進而能體會一切法皆係因緣法、生滅法,本無自性,體性本空,不生不滅,是謂無生滅法。

四、修習優劣

       行者要開始修行或行小乘法,均宜從身識守戒開始。

       行者不用說一大堆道理,不用說如法不如法,守住身、語戒不犯。
       行者執此身面對或觸知種種塵境時,無違順分別心時,身即能得自在。
       身既自在,往後再由外而內,次第執心修心,行大乘戒法,使性業、遮業悉皆清淨。
       小乘制身,能得身識寂然;大乘制心,能得心、意、識滅。
       行者能由戒生定,由定生慧,身心寂滅,成就阿羅漢果。

                                                                ( 法爾禪修講義  ---  參證篇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大方廣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