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   迦   牟   尼
 
 
 
 
                                                            梵名 Cakya-muni,巴利名 Sakya-muni
意即釋迦族出身之聖人
       又作釋迦文尼、奢迦夜牟尼、釋迦牟曩、釋迦文。
略稱釋迦、牟尼、文尼。
 
       意譯作能仁、能忍、能寂、寂默、能滿
或梵漢並譯,稱為釋迦寂靜
       又稱釋迦牟尼世尊、釋尊。即佛教教祖

 
     釋尊為北印度迦毘羅衛城(梵 Kapila-vastu
淨飯王(梵 Cuddhodana)之太子。
       該城在今尼泊爾南部提羅里克(
Tilori-Kot)附近,
拉布提河(Rapti)東北。
       國土面積約三二○方里,為憍薩羅國(梵
Kosala)之屬國。

       其時北印度實行貴族共和制度,該處分成十個小城邦,
       由十城中選出最有勢力之城主為領導者,淨飯王即當時共和國之領袖。
       母摩耶夫人(梵
Maya)為鄰國居利族天臂城(梵 Devadaha)主之女。
 
     摩耶夫人將分娩之前,依習俗返娘家天臂城待產,
       途中於藍毘尼園(梵 Lumbini)小憩,
       即於無憂樹(梵 acoka)下產子,即是釋尊。

       據修行本起經卷上降身品載,釋尊誕生時,行七步,舉手言:
       「天上天下,唯我為尊;三界皆苦,吾當安之。」
       
 
    太子還宮後,命名悉達多(梵 Siddhartha,巴 Siddhattha),
      又作薩婆悉達(梵
Sarva-siddhartha,巴 Sabba-siddhattha)、
      薩婆額他悉陀(梵
Sarvartha-siddha)、薩婆曷刺他悉陀、悉達羅他、悉達,
      意譯為一切義成、一切事成、財吉、吉財、成利、驗事、驗義

      摩耶夫人於分娩後七日去世,太子遂由姨母摩訶波闍波提撫育成人。
      據佛本行集經卷十一習學技藝品、有部毘奈耶破僧事卷三等記載,
      太子少時隨從婆羅門毘奢蜜多羅(梵 Vicvamitra,彩光甲)學習文藝,
      隨羼提提婆(梵
Ksantideva,同神)學習武技,皆悉通曉。
      及長,迎娶天臂城主善覺王(梵
Suprabuddha
之女耶輸陀羅(梵 Yacodhara)為妻,
      生子羅睺羅(梵
Rahula)。
 
      據修行本起經卷下遊觀品等所載,太子曾由城之四門出遊,
老、病、死、沙門等現象,
      深感人生之苦痛與無常,遂萌出家修道之志。
      於二十九歲(一說十九歲),太子夜出王宮,自脫衣冠為沙門

      初訪毘舍離國(梵
Vaicali)跋伽婆(梵 Bhargava)求道,
復至王舍城(梵 Rajagrha
      受賢者阿羅邏迦藍(梵
Arada-kalama)、
鬱陀迦羅摩子(梵 Udraka-ramaputra)之教,
      以所學難臻解脫之境,遂至摩揭陀國伽耶(梵
Gaya
南方之優樓頻羅村苦行林,
      開始六年苦行生活,有淨飯王所派五位侍者與之共修。

      苦修期間,太子日食一麻一麥,雖至形體枯瘦,
心身衰竭,而始終未能成道,
      乃悟苦行非得道之因,遂出苦行林。時,
共修之五侍者誤以太子退失道心,遂捨之而去。
 
    太子放棄苦行後,至尼連禪河(梵 Nairabjana)沐浴,
且接受牧女乳糜之供養。
      恢復體力後,至伽耶村畢波羅樹(梵 pippala)下,
吉祥草敷金剛座,東向跏趺而坐
      端身正念,靜心默照,思惟解脫之道。

      四十九日後,於十二月八日破曉時分,豁然大悟,
時年三十五歲(一說三十歲)。
      由此因緣,乃稱畢波羅樹為菩提樹(梵
bodhivrksa)。
      釋尊降魔、成道之經過,載於中阿含卷五十六羅摩經、
修行本起經卷下六年勤苦品及降魔品、過去現在因果經卷三、
佛本行集經卷二十六至卷三十等。
 
    釋尊成道後,於波羅奈城(梵 Baranasi
鹿野苑(梵 Mrgadava)首先教化
      共修苦行之五位侍者,此即初轉法輪
五位侍者即有名之五比丘:阿若憍陳如(梵 Ajbata-
       Kaundinya)、跋提(梵 Bhadrika)、
婆沙波(梵 Baspa)、摩訶男(梵 Mahanama

      此後,釋尊自稱如來(梵 tathagata)。
如來之語義甚多,一般意指「乘如實之道,
      而善來此娑婆世界
」。初轉法輪後,釋尊至摩揭陀國
化度拜火教之優樓頻羅迦葉(梵 Uruvilva-kacyapa)、
那提迦葉(梵 Nadi-kacyapa)、伽耶迦葉(梵 Gaya-kacyapa
      等三兄弟,及其弟子千人。
 
又化度六師外道之一的詭辯派舍利弗(梵 Cariputra)及目犍連
     (巴 Moggallana),其後二人成為釋尊之兩大高足。

      又於王舍城得國王頻婆娑羅王(梵
Bimbisara)之歸依,
王於迦蘭陀長者(梵 Kalanda
      所獻之竹園中建立精舍,供養釋尊,稱迦蘭陀竹林精舍
      至此,佛教教團之進展遂呈麗日中天之勢。
 
    此後釋尊一度返故鄉迦毘羅衛城,歸依者眾,
如異母弟難陀、子羅睺羅、堂弟提婆達多、
      理髮匠優波離等,皆剃髮出家。
 
又為舍衛城(梵Cravasti)須達多長者(梵 Sudatta)說法,
      長者於舍衛城太子祇多(梵 Jeta)所贈園林中
建立大精舍以獻釋尊,供長期安住弘法。

      舍衛城國主波斯匿王(梵
Prasenajit)亦於此時歸依。
及淨飯王駕崩後,釋尊再度回國。
      後姨母波闍波提、妃耶輸陀羅等亦剃髮出家,
此為比丘尼教團之始,波闍波提則為佛教教團第一位比丘尼

      此後釋尊巡歷印度各地說法布教,無論貴賤男女,
悉施教化。其教法予印度文化及宗教影響甚鉅。
 
    釋尊成道以後四十四年間夏安居之處所,
於僧伽羅剎所集經卷下有詳細記載。
      依之,釋尊先後住於波羅奈國、靈鷲頂山(梵
Grdhrakuta)、
摩拘羅山(梵 Makula)、三十三天、鬼神界、
舍衛祇樹給孤獨園、柘梨山、王舍城與舍衛城等地。
 
    釋尊晚年,提婆達多欲迫釋尊讓與教團僧眾,
所欲不遂,乃不斷破僧害佛;又波斯匿王之子琉璃王即位後,
攻伐釋尊之故鄉迦毘羅衛城,亡釋迦族,
      其時大目犍連等建言釋尊施予援手,釋尊為說釋迦族之宿業。
 
    釋尊在世之最後一年,離摩揭陀國,北渡恆河,
經毘舍離(梵 Vaicali),至波婆城(梵 Pava),
受金工純陀(梵 Cunda)之供養,因食蘇迦拉摩達伐
      (即旃檀樹茸)而罹病。臨終前於拘孫河(巴
Kakuttha)作最後之沐浴,
      復至拘尸那揭羅城(梵 Kucinagara)沙羅雙樹林,頭北面西吉祥臥
      夜半,釋尊將捨壽前,對諸弟子作最後之教誡,而後平靜入滅。
 
    釋尊之遺骸初置於末羅族(梵 Malla,巴同)之天冠寺,施以火葬
      然參與祭事之拘尸那揭羅、波婆、遮羅、羅摩伽、毘留提、
迦毘羅、毘舍離、摩揭陀等八國使節,由於分配遺骨問題而起爭端
      後經香姓婆羅門(巴
Dona)調停乃得定議,由八國均分遺骨,
香姓婆羅門得舍利瓶,另有較遲入會之 Pipphalivana村人僅得燋炭。
各國紛紛建塔供養,此即今日十塔之由來。
 
    釋尊入滅之年,於王舍城七葉窟
舉行第一次經典結集 時以大迦葉(梵 Mahakacyapa)為主要召集人,
阿難(梵 Ananda)優波離(梵 Upali
      各依其聽聞佛說之記憶誦出經、律,復經大眾討論勘訂,
而成為後世經律之準則。

      此後歷經變遷,釋尊之教法遂分為以巴利語為主之南傳系統
      與以漢譯經典為主之北傳系統,廣傳於後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大方廣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