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聞覺知  與 見性
 
 
唐 岐 偶 思
 
4.jpg   


《大乖起信論》說:

「所言不覺義者,
謂不如實知:真如法一故;
不覺:心起而有其念。」

《楞嚴經》的「七處徵心」與「八還辯見」這二章,
對「明心見性」過程之本末推究,說得甚為詳細。
今就「七處徵心」之一隅來探討所謂「見性」。
 
《楞嚴經》在「七處徵心」的過程中,
阿難尊者以心推度尋找,把這能推度的心,
定位為「我的心」。

佛陀當下指正說:「此是妄心非清淨真心」。
阿難很驚訝的說:「我聽聞佛法,乃至日用中,
都是用這推度的覺知心,怎麼會不是真心呢?」
阿難頓時,陷入茫然中。
 
佛陀為了讓阿難尊者明白真心非斷滅無知,
也不是見聞覺知的虛妄心。佛陀說:
「若汝執悋分別覺觀所了知性,必為心者,
此心即應離諸一切色香觸諸塵事業,別有全性。」

又說:「縱滅一切見聞覺知,內守幽閒,猶為法塵影事
我非勅汝執為非心,但汝於心微細揣摩,若離前塵分別性
真汝心。」 


這兩段話,可以說世尊已為我們直指了「心性」。
我們的見聞覺知,是依六根對六塵所起的作用
我們能推度的是第六意識心識
六根對色聲香味觸所起的分別心

見聞覺知」都建立在「根境相觸」的因緣條件下所產生;
若是離了因緣,覺知的一切現象就不存在了;現象未生時,
所謂「真心」在那裡呢?我們要如何找到真心呢?

方法就在佛陀所說:
「真心應離諸一切色香觸諸塵事業,別有全性
……但汝於心微細揣摩,若離前塵有分別性,即汝真心。」

 「前塵」就是已覺知的現象,比如電燈亮了,
心已知道了,已知道就是感官已產生作用的塵境,
就是「前塵」。

我們的感官塵境相觸時,所認知的一切「知覺與感受」,
都是前塵產出來的分別心,比如想起小時候,
就會顯現「我的存在」;或思惟法義時,心就顯現思惟的功能

不想時,一切存在與感受就消失了;
當我們心不想,眼不看,耳不聽,我們的心在那兒呢?
如果我們離開了「六根與六塵的覺知」,
還能找到那個能作用的心,才是「真心」。

 心的尋找伺察都是「見聞覺知」的功用,
都是經過意識的分別所產生的了別心識
如果空掉這個「分別」的心識,把心安住在「本覺」上,
不起分別時;這個靈靈不昧的明覺心,獨耀虛空,
是否就是真心呢?

佛陀說:

「縱滅一切見聞覺知,內守幽閒,
猶為法塵影事。」


眾生無始以來的攀緣習性,令心無止境的在追逐外境所產生的
「知覺與感受」,這就是「見聞覺知」。


在禪修上,令心緣於一境來止息妄想攀緣,
可以暫時止息「攀緣妄想」令心安住於一心清明;
這「清淨心」沒有妄想干擾,猶如萬里無雲萬里天,
亦如一輪明月掛天空,覺照無邊,
守住在這個清淨的心境中,就是「內守幽閒」。

但是住於清明的一心中,依然不離識心作用
因為心有「守」,就有「能所」的覺知
不是心的本來面目,所以名為「法塵影事」;
這「法塵影事」是「意根」與「法塵」所產生的結果。

 內守幽閒的「守」是不離當下的覺知;
「幽閒」是清淨無擾,沒有煩惱,沒有妄想的心境;
就算令心入於空無邊處,或識無邊處而安住於當下,
不起憶想、不起作意,外境來時任它來,去時任它去,
心念始終不離當下,依然是「內守幽閒的法塵影事」。

我們要如何突破內守幽閒?
看似無門卻有門,
決定於是否現觀緣起,相應般若慧

 所謂「真心非見聞覺知,亦不離見聞覺知。」
色香味觸諸塵所起之見聞覺知,它是依緣起而來,
一切現象皆是生滅法,終將幻化無實性。

而「真心」具足一切功德,猶如六祖慧能說: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一切見聞覺知,它必須依於真心才能存在。
凡夫因為迷失「真心」,不能澈見「見聞覺知」是因緣所生,
是幻有的現象,才會把「見聞覺知」誤為「真心」,
執「見聞覺知」為「實有感」,所以迷為眾生。

如果能夠明白「現象乃因緣所生,緣生緣滅,空無自性。」
不迷於「見聞覺知」為實有時,當「見聞覺知」的因緣滅盡時,
「真心」不隨因緣而滅,歷歷明覺;「清淨心性」就如烏雲消散,
慧日自然顯露了。

我們眾生是因為妄執「見聞覺知」為「實有」,
所以「慧日」才會被妄想的烏雲所覆蓋。
也因為「真心非見聞覺知,亦不離見聞覺知。」

所以佛陀才說:「我非勅汝執為非心」,
我不是要你把「見聞覺知」認定為絕對不是真心。

 在 黃檗禪師《傳心法要》中有一段對答話,
學人問黃蘗和尚:
「祇如目前虛空,可不是境,豈無指境見心?」
(心如虛空,它不是境相,難道就無法當下指境見心嗎?) 

黃蘗禪師答說:「什麼心向境上見?
設爾得見,元來祇是照境心,如人以鏡照面,
縱得眉目分明,元來只是影像,何關汝事?」

你用什麼心來看到境界?
所見到的境界,一定有一個能見的我,與所見的境;
就如照鏡時所見的境,這個「境」是「根境相對」時,
所產生的「見聞覺知」,不論你觀照得多清晰,
都是「生滅的法塵」,不是不生不滅的「真心」。

 學人又問說:「若不因照,如何得見?」
「心無境不顯」,如果心不觀照,怎麼能知道心的存在呢? 

黃蘗禪師答說:
「若涉因,常須假物,有什麼了時;
汝不見道,撒手似君無一物,徒勞謾說數千般。」

如果必須起照,才能知心性的存在,不觀照時,
就找不到心性的話,這個心性不就變成中斷性,
不是不生不滅了。如果心性不能明明了了,
如在眼前,所說一切,不就只是妄想戲論嗎?
猶如本來就沒有,卻是東扯西扯的扯了一大堆。

 
 又問:「他若識了,照時亦無物。」
若是照見了「心中了無一物」呢?


師答:「若是無物,更何處得照?汝莫開眼寱語。」
   若是了無一物,那用什麼來照呢?
          不是明明有照的功能,怎麼說無物呢?

 「 但汝於心微細揣摩,若離前塵有分別性,即真汝心。」

從見聞覺知的生滅心中,找出不生滅的「真心」;
它的方法與要領,是從「因緣法」中洞觀
「根境」所生的一切法,都空無自性,如幻如夢;
從「諸法畢竟空」中解開對「見聞覺知」執為有的錯覺;
當不再對現象執為實有,就隨之歇下「我執」
所產生的分別妄心;「真心」會在歇下妄想分別後,
猶如撥雲見日,法爾透出。

 黃檗禪師說:
「爾但離却有無諸法,心如日輪常在虛空,
光明自然不照而照,不是省力底事,到此之時無棲泊處,
即是行諸佛行,便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此是爾清淨法身。」

息滅了「有無」分別,
乃至一切根境對境所產生的分別妄想後,
心性的般若慧光,自然如日正當中,


雖然空無一物,
卻是朗耀法界,不照而照;

你不用追尋它,它就在當下,
它是「諸佛清淨法身」;

法身不會墮在了無一物之中,
它會隨緣普應,
也名為「無所住而生其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大方廣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