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色空相即的般若空觀

 untitled3321.bmp  

 

             般若空觀五蘊皆空」旨在破除我執
並進一步破除法執。但破有易沉空
因此《大般若經》從煩惱、菩提不二的角度,
強調五蘊真智,這實際上已經蘊含著色空不二的命題

《心經》
作為《大般若經》提綱

             五蘊即真智,也是應有的潛在涵義。
在般若空觀的「五蘊皆空」義之後,
             經文對之作進一步的深化,
這就是「般若空觀」的色空相即義 



 1. 般若空觀的色空相即義

《心經》在談色空不二的般若體驗時,
用了極為精警凝練、生動形象的語言: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這段經文表徵了緣起性空、性空相有的般若空觀。 
《心經》中最關鍵的一個字就是「」。
 
」指有形質的一切萬物,「」指事物的空性
經文說「五蘊皆空」、「色不異空」,
並不意味著世界人物一無所有,在山河大地之外,
有另一個叫做空的東西

」並不為我們肉眼所能見到、能夠感受到的空,
是和色相對待的空,仍屬於色的範圍。

所謂「」,指萬物雖有形相,而究其實際
無非是因緣和合的假相,真體顯時,相皆空寂,
              所以說「色不異空」。

但這個 「」並不是斷滅頑空
而是真空,是色蘊的本體
本體上雖無青黃赤白長短方圓等相,而此等假相,
正依本體而立,是本體的顯現
              所以叫「空不異色」。

簡言之,色雖分明顯現無實體,故云色不異空;
雖無實體而分明顯現,故云空不異色。
              世人於有相處執色,無色處執空,故先以色空不異破其偏見。

但「不異」的說法,仍有「相等」的含義,
觀念上仍然有色與空的相對性存在
因此,經文又在色空不異的基礎上,進一步說明色空的絕對等同
指出一切色都是假相變現,並不是滅色之後才是空
而是色的本身就是空


因為它沒有實在的自性
幻有而非實有,故當體是空 
 
同樣,受想行識也是因緣所生的有為法
體性不可得,不可得即是空。
 
另一方面,受想行識由於緣起而存在,
與空是一體的兩面,所以與空相即。 
一切法的生滅有無,都因無自性畢竟空而得成立,
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 

色空相即的理趣,佛教的小乘諸派,大乘中的唯識學派,
皆不曾論及,它是大乘般若思想精華


從對禪宗修行的指導意義上來看,
色空相即導向了即俗而真悲智雙運的禪修方向。


              印順指出:

「就現實『五蘊』而體證『空相』中,表現為大乘菩薩的,
不只是『照見五蘊皆空』,而是從『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去證入的」。
   小乘聖者,觀五蘊而證入空寂離世間覓涅槃

而大乘聖者則認為,五蘊與空相決非對立,
沒有離五蘊的空,也沒有離空的五蘊
應即俗而真,親證「世間即涅槃」,「生死即解脫」,
煩惱即菩提」,「即世而出世」。


              由此可見,「般若的空義,是在諸法緣生義上建立,
若只明諸法空相,不談緣生與大悲,
              其所談之空,便易落虛無斷滅的惡趣,不能成為空有不礙的正義;
同時惡趣空即是撥無因果,沒有罪福,
那麼救世利人的大悲心也就失掉了」。

儘管菩薩即俗而真、即色是空,不離世俗,
甚至以貪、嗔、癡、慢為方便
但在修證的過程中,大乘菩薩還是「照見五蘊皆空」,
還是證入「諸法空相」, 
「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

              因為,五蘊是眾生的生死現實,而修行者所趣證的目標決不是五蘊。
              修證的主要途徑,正是即「色」觀「空」而契入「空相」。
              在沒有契入「空相」以前,談不上即色即空的妙悟。

所以觀「空」而契入「空相」,
轉迷為悟轉凡成聖轉識成智的關捩所在,

正如印順所說:

              「般若的『照見五蘊皆空』,是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空有無礙的正觀為方便,而契入『諸法空相』 的。」 



  
2.色空相即的禪思詩情

從禪宗思想史來看,較早從理論上論析色空相即的,
僧肇所作的《寶藏論》。
 
對色空相即的般若空觀,《寶藏論》以水與泡的關係來作類比:

「水喻空,因風吹而成泡,喻色 ,泡即是水,非泡滅水。
泡滅為水,水即是泡,非水離泡。執色懼空者,不知色即是空;
執空懼色者,不知空即是色。夫以相為無相者,即相而無相也。

故《經》云「色即是空」,非色滅空。
譬如水流,風擊成泡,即泡是水,非泡滅水。
夫以無相為相者,即無相而相也。
經云空即是色,色無盡也。

譬如壞泡為水,水即泡也,非水離泡。
夫愛有相畏無相者,不知有相即無相也。
愛無相畏有相者,不知無相即是相也。」

              初期禪宗即已體證到色空不二,如道信禪師從修證過程,
由淺入深的層次,來剖析色空相即的真諦:


「初地菩薩,初證一切空,
後證得一切不空,
即是無分別智,亦是色。


即是空,非色滅空,
色性是空。」


一切皆空,上升到一切不空,再上升到色空相即
逐層提升的軌跡十分明顯。
 

              雖然緣起性空是進入色空相即之般若直觀的第一步
然而,主張頓悟的禪宗,並不贊同通過將事物,
一件件地拆散為他物的連屬,以認識事物空性的方法。

              如俊法師回答學人,什麼是:「色不異空,空不異色」時說:

「借法師身相,可明此義。何者是法師?
若言眼,不是法師,若不言眼,亦不是法師,
乃至耳鼻等一一檢責,皆不是法師,但有假名。
求法師不可得,即空。假緣有,故即色。」

對此神會批評道:
 
「若尋經意,即未相應。俊法師所說,乃析物以明空,……
是心起故即色,色不可得故即空。

                              又云:法性妙有故即色,色妙無故即空。
   所以經云:色不異空,空不異色。
                  又云:見即色,見無可見即空。」

神會側重於般若直觀的感受,重點有二:

一是指出色的當體是空空的當體是色
空是妙有之空,色是妙無之色;
                   一是提倡無住生心,主張在觀照之時,不對境生心
以保持精神的自由和通脫。

從宗教修行的角度看,體證色空相即,
有如下三個方面的積極意義:
 
 一、可以消彌無明煩惱,避免由貪著而滋生種種惡業。 
玄覺指出,修行者一旦洞悉肉質生命的虛幻,
沒有固定不變的自性,認識到色身即是空,
還會執著什麼是「我」?
 
              四大五蘊,都不是真實的我,
「我」不過是聚沫、浮泡、陽焰、芭蕉、
幻化、鏡像、水月。

              世人被無明遮覆,執著虛妄的我,
遂生起種種貪欲,殺生偷盜,淫穢荒迷。
              夜夜朝朝,造作罪業。
殊不知事物沒有固定的質性,
都是憑仗一定因緣和合而成。
              不但我空,諸法也空。一
切諸法,僅有假名,並無實體 《永嘉集》。
 
      二、其次,可以避免溺於枯木頑空。

   禪宗只承認水月鏡花般的幻有空、真空
而不承認龜毛兔角式的斷滅空、頑空
《信心銘》說:「遣有沒有,從空背空。」
 
當起心排遣有時,就因執著於有,而被有的謬執所埋沒;
當起心趣向空時,空已成了概念,不再是空。
把空變成名相,空不但不空,反而比「有」更容易使人起執。
只要把空當作與有相對立的另一概念,
它就與有聯繫在一起,從而不再是真空。



      三、可以悲智雙運,弘法利生

禪者修行,在體證色空相即時,
並不沉溺於空境,或耽執於實色,所謂:
取空是取色,取色色無常。色空非我有,端坐見家鄉」。

在此基礎上,再回機起用,入世度生,
          「
觀色即空,成大智故不住生死。
                 觀空即色,成大悲故不證涅槃
」,
        悲智雙運,自度度人。

夾山開悟後,船子和尚告誡他:
藏身處沒蹤跡,沒蹤跡處莫藏身。」
 
              這是色空交徹、真俗混融的妙有境界。

丹霞子淳作頌說:
 
 「白雲檻外思悠哉,密密金刀剪不開。
       幽洞不拘關鎖意,縱橫無系去還來。」
 
詩意謂修道人證性返真,心體靈明,不沾不滯,
如白雲出岫,舒卷自如,翱翔於空界檻外,
而不隨聲逐色,任運自在。

禪的境界是妙有境界:


          色之體空之用;
 體用不二,
性相融通。


是以這邊現象界、那邊本體界彼此打成一片
密不透風,雖有金刀利剪也難分割。
修行者知空而不住空,始能回機起用,
顯發覺性,圓滿菩提。

見色明心,證入空境,並非沉空住寂
故言「幽洞不拘關鎖意」。
妙有境界,非心非物,亦不離心物
非色非空,亦不異色空,來去無礙
故言「縱橫無礙去還來」。




參李杏村《禪境與詩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大方廣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